(原标题:入驻拼多多不足半年网络炒股融资平台,团队扩展至千人,95后“新花农”爆改云南鲜花)
写字楼前台的玫瑰花束,商城中央的蔷薇花墙,今年的情人节,琳琅满目的鲜花依旧是毫无争议的“标配”,烘托节日的浪漫氛围。
需求激增造就了鲜花热销,为了迎接这波浪潮,花业的忙碌早已开始。
凌晨两点的“花颜悦色”仓库,水银灯将夜色照得如同白昼。挑拣花材的阿姨们裹紧羽绒服,将刚摘的洛神玫瑰码进定制纸箱,直连拼多多“万人团”,不久之后便会通过冷链运输发往全国。
“97后”爆改云南鲜花
“花颜悦色”的主理人,是三位“97后”。2024年10月,张意豪携好友刘玉堂、张武将鲜花搬上了拼多多。彼时正值平台推出“百亿减免”和“新质商家扶持计划”的节点——技术服务费等费用减免、流量倾斜、冷链物流补贴等政策,让这个年轻团队迅速站稳脚跟,并着手“爆改”传统鲜花销售。
在传统交易中,鲜花从花农手中到消费者手中,需经过交易市场、一级和二级批发商等,流转时间长,耗损和加价严重。与此同时,鲜花样式千篇一律,消费者已审美疲劳,线下市场对高等级鲜花的盲目追捧,造成性价比花材被大量浪费,使得鲜花市场客源单一。
“传统鲜花消费者年龄在25-45岁,但成品花的客群是20-35岁的年轻人,他们要的是‘即刻的浪漫’。”张意豪说。花颜悦色将玫瑰做了区分,不再只是传统的红玫瑰,橙芭比、爱丽丝……悉数登场,让消费者在拆封时收获购物与感官体验双重惊喜。
有研究报告指出,鲜花电商用户主要集中在26—40岁,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用户占比超80%,教育程度高的年轻白领是鲜花消费主力。这些群体作为“网络原住民”,对智慧化改造升级的要求日益强烈,希望通过数字赋能,更好满足个性化需求。
举例来说,传统花店一束99朵玫瑰售价数百元,拼多多商家“花点心思”推出“DIY材料包”:包含20枝A级玫瑰、5种配草、玻璃纸、丝带和教学视频,样式更新颖,售价仅59元。此类产品复购率高达40%,远高于普通鲜花。
“花颜悦色”则靠花材取胜,光是玫瑰便有九种不同品类,其中,橙芭比多头玫瑰花束已售出超13万单,成为单店爆款。在评论区中,都对鲜花的新鲜程度、品相感到惊喜。这种“情绪价值”的区分创新,让传统鲜花有了新的销售可能。
拼多多数据显示,在入驻不到半年的时间内,“花颜悦色”单月订单量已飙升至15万单,成为拼多多鲜花类目的黑马。
携手化解供应链难题
通过产品创新,初出茅庐的“花颜悦色”收获了消费者的青睐,但要真正行稳致远,需要破解供应链的难题。
以前的斗南花市,冷链不完善导致的20%损耗率,让玫瑰成了“时效囚徒”,许多花农曾眼看着自家种的玫瑰因物流延误在仓库腐烂。此外,由于批发商层层压价,花农被迫提前采摘未成熟花苞,也缺乏分级标准,A级花与C级花混装运输,造成品控不稳。
这些问题在当地存在多年,都没有很好解决,花农们也有些束手无策。但拼多多的出现带来了转机,2021年,拼多多(PDD.US)引入鲜花分级,重构人、货、场,颠覆了传统鲜花交易,让不同等级的花材各得其所:A级花供给高端客群,B、C级则通过成品花包装提升附加值,甚至D级花也能用于干花工艺品。
“不同等级的鲜花花苞大小不同,花杆粗细、笔直程度不同,不同品级其实不代表着绝对的品质优劣,鲜花分级让不同品级的鲜花都能找到目标消费者,花材得以更好利用。”刘玉堂说。
这种精细化运营的背后,是拼多多对新质商家的扶持——在平台运营人员的建议下,刘玉堂通过“营养剂+真棉花”的保水技术,让鲜花保鲜时长提升2-3倍。其次,平台联合物流企业优化运输链路,部分城市实现“半日达”,解决鲜花长途运输的品质难题,刘玉堂甚至为紧急订单升级顺丰空运,只为“超越消费者预期”。
“让天下没有难卖的花”
从红土地到千家万户,拼多多打造的“新质花路”,不仅让云南鲜花跨越了物理距离,更消除了信息差与价值鸿沟,助力当地商家从产业白牌迈向新质品牌,引领产业带加速拥抱高质量发展。
情人节前夜,斗南花市依然灯火通明。站在5000平方米的大棚里,刘玉堂看着工人们将最后一箱玫瑰搬上冷链车。他想起两年前睡在板房宿舍的日子,如今“花颜悦色”已跻身头部商家,越来越多当地花农加入,团队已拓展至近千人。
直连消费者和花农,拼多多凭借新质供给大幅缩短中间交易环节,减少耗损,同时促进花农创收,节约花店运营成本,使消费者买到质量更美,价格更优的鲜花。
昆明花拍中心的数据显示,目前,当地超四成花材通过电商渠道流转,曾经的“滞销花”成为如今“悦己经济”的载体。在全国范围,2018年—2023年,鲜花电商行业市场规模由371.61亿元增长至1425.40亿元,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30.85%。
市场的快速增长也足以证明网络炒股融资平台,“天下没有难卖的花”。拼多多与云南鲜花的这场双向奔赴, 正缓缓拉开花业转型的序幕,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。